南浔记

Posted by Lucas Yu on May 16, 2018

大概是在十年前,我第一次来到江南;大概是十年前,我第一次来到杭州。那是和爸妈的毕业旅行—-华东五市,第一站就是杭州。杭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城市漂亮,街道干净,市民文明。那时还写了一篇半吊子的游记叫南寻记。这个“寻”,也许是为了表达一下那时的迷茫心情,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。十年之后,我已在西安定居,结婚生子;十年之后,我再次来到杭州,无意中发现在杭州北边有一个叫做南浔的地方。也许是因为相似的名字,也许是为了相似的心情,我相信冥冥之中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江南,水乡,自古是富饶之地,当年的“奢侈品”也大多与这里有关,丝绸,园林,苏式糕点,处处透漏着人民在富足之后的精致追求。南浔,这个曾经的江南富饶小镇,因盛产丝绸(湖丝)和毛笔(湖笔)诞生了”四象八牛“,所谓的四象八牛,是用来形容当年富商的身价,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之曰“象”。五百万两以上不过千万者,称之曰“牛”,足以见得当年的南浔经济之发达。

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,我到达了南浔汽车站。下了车,一个非常小的汽车站。车站的旁边就是頔塘大运河,无数交织的河流网络四通八达,最终汇集到贯穿中国南北的中国大运河。在古代陆地交通不便的情况下,水运成了主要的物流和交通网络。这里通了运河,意味着货物可以更快方便的流通,也就不难理解这里为何会富饶了。

过了运河就是南浔古镇了,沿河两岸的整齐小楼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,传说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所建的居所,多达百间之多,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百间楼。今天这里已成为一个宁静的小村落。耳边只有水声、虫鸣和小鸟嬉笑的声音。平静的水面,蜿蜒的河道,还有河边洗衣的老妪,还有偶尔驶过的游船如诗如画。百间楼的一端,就是原来古镇的中心,那里有一座桥,叫通津桥。这座桥的桥拱有七米之高,和周围的房间相比,甚至比某些房顶还高。似乎也预示当年丝绸生意的发达,这样才可以让更大的船从这里通过。

今天因为还没有买门票,我计划在南浔古镇的外围转一转,百间楼和张静江故居也许是由于张静江故居正在修缮的原因,百间楼附近也可以免票进入了。于是我在古镇的北边转了一大圈儿,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街道。其中还有一片区域,让我觉得很神奇,那是我记忆中小时候家园的样子。遗留下来的商店,游戏厅,还有理发店的招牌就像时间凝结了一样,还保留了我儿时记忆中的商店记忆中的样子。

上一周,我看过一本书叫《我和我的90年代》。书里面从很多个维度讲述了在90年代那些值得记忆的事情,其中有一些我在小的时候也有记忆,所以看起来十分亲切。比如:股市、下海、下岗、还有一些只是曾经听说的事情。之前没有看到一本书能够如此全面的把这些信息汇总在一起,所以我几乎只用了一天就把那本书看完了,就像是又过了一次90年代。那个我虽然不懂事,但却深深经历过的年代。所以今天看到南浔这些地方的时候特别有亲切感,就像是穿越时空来到了我的小时候。和古镇不同,古镇的那个年代离我太遥远,我可以欣赏它的建筑,欣赏它的宁静,想象当年的南浔是如此富庶,却无法想象那里的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。这些曾经发生和出现我身边的事物,才真正让我感动。它们唤起了我,关于童年,关于家,最原始的记忆。

一路逛到古镇里的热闹的商业街,有家面馆生意火爆。随手一查,还是推荐的网红店,进去来一碗爆款双交面。所谓“双交”就是包含两种浇头的意思。店里只有3桌1灶,老板娘手脚麻利忙而不乱,收银则有女儿完成。店内十余种面品,再加上可以自定义的特加浇头,品类组合并不少,点单数量没有小票,数量和品类全靠人脑记忆,看着灶头前两排面碗,我还在想怎么才能分出我点的爆款双交面,几分钟后,面已经准确的端到了我的面前,不得不佩服店家的记忆力。刚刚端来的面,看似比较寡淡,其实面下别有洞天,一块鱼排和一块酥肉藏在面下,鱼排咸甜可口,酥肉肥而不腻,配合特质的腌菜和鲜美的汤料,无疑是一款江南小镇面食中的上品。12元的价格,在景区里也算业界良心了吧。

为了弥补我在乌镇没有看夜景的遗憾,我专门挑了一家景区内的民宿过夜。下午5点过后,景区便不再收取门票,可以自由出入,有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休闲。晚上,下起了细雨,原计划的露天电影也因此取消了。夜里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,少了白天旅游团的嘈杂,宁静了许多,雨滴在河面上画出一个个小圆圈,倒映着慢慢暗淡的灯光。人、河、小桥都慢慢睡去。

image

To be continued

更多南浔照片 windea.lofter.com